长假期间带着儿子回老家,打折机票先到北京,再坐儿子借来的私家车,一路直奔老家,遗憾的是我依旧按照老的印象,走老路找寻多年前的回忆,谁知从北京到天津新修了好几条高速路,那条老路和休息站早已不复存在啦!因此路让我带错了!让来接我们的二弟和三弟两部车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!责任全怪我啦。见面后先到坟地完成主要大事,依次祭拜了我的爷爷奶奶、父母、以及八叔八婶、等。回到家一桌子家乡菜已备齐,一切不拘礼数,更无虚虚假假的客套,大家开吃!因为属我年岁和辈分最大了,我开口随便些,大家自然也就宽松的多啦。我要是不说,老伴和儿子都不会知道,当地风俗待客就是“贴饼子鳌小鱼”啦,那天还有红烧肉、凉拌黄瓜、粉皮和土豆丝、花生米一盘。不过贴饼子没变味,而小鱼变成大鱼啦。我吃的还是蛮香!老伴贴饼子后来剩下一块,我揣到兜里,一直到天津吃饭时我才又吃啦。
我们被安排住在原来老二儿子结婚的新房里,第二天清晨我带着老伴到街上走走,老伴说是我在寻梦。其实先在小超市(货物十分丰富,但有些杂乱无章)我买了一斤五香花生米(8.5元),结果老伴说就买10元的吧。老二人家早点已准备啦,有粥也有自己蒸的“懒笼”(多层发面里面用麻将红糖芝麻做馅蒸制而成),这也是家乡特产。在老二家附近有两家早点铺,第一家油条(果子)炸糕豆腐脑,人太多老板忙不过来,村里乡亲们都自己动手打豆腐脑,我外来的不好意思,老伴等不急就催我离开了,后来在老二大门外的两间房,出租给一家外地人做生意,专门做面食大饼面条(面条是方便面),小菜自己随便吃。大饼里边夹土豆丝,饭量小的一元五角足以吃饱了。看来农村的简朴生活,仍旧保持良好风尚。我这话是指的每家每户秋收打下来的“玉米”(棒子),都堆放在路边自己家门前,而且从没听说发生过失盗问题,这一点远胜过城里人啦!
三年多前,我和女儿小孙女来时,大路边曾有个人造大石碑,上面有“生态文明村”字样,这次不见生态文明村几个字了,只有村名的一块石碑,我也没好再细问是何原因?村里变化最大的还是新房子又增加了不少。在我记忆中唯独还保存下来的,仅有大堤外河滩地的两口“甜水井”,我小时候常到井边上玩,和小伙伴趴在井边看井底的青蛙。还常常瞧见从“陆掘河”赶着毛驴小车来拉水的,他们那儿没有甜水(盐碱地)。如今盐碱地都改造好了,听老二媳妇说,现在那边种地的都好过了,我记不清她说种什么经济作物都发了财。
古老的甜水井早已没人来挑水啦,因为自来水管都到了各家各户。年轻人早已不知道甜水井的故事啦。让他们更不知道的还有村南头的“大南坑”,夏天可以洗澡冬天可以溜冰(小孩游戏),至于村北的“北坑”更早就被人遗忘啦。另外就是村里“乡公所”(敌伪时期)门前的大槐树,和我们家菜园子外的大槐树,都慢慢枯萎死啦。还有就是村西头那大片芦苇地,如今都已变成小学幼儿园了。前几年来村东边还有条小河和一个小桥,不知为何也被填平啦.....一切都在变,让我这离乡故土六七十年的游子,再也无法追思童年的记忆啦.....听说仅存下运河边上“皇亭子”附近,只有康熙和乾隆的碑文尚在,但是挪动多次已不知去向啦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