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施素质教育,构建和谐校园和高效课堂,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。而当前师生关系僵化甚至对立的现象还比较普遍,教师上课没有快乐和激情,倒有几分跟学生去“战斗”的悲壮和苍凉。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,但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及时更新,角色没有及时转换,用老的教育方法显然不适应现在的孩子。学校还是那所学校,老师还是那个老师,但时代已不是那个时代,孩子也不是原来的孩子,我们有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,调整自己的心态,换一个角度看现在的学生。
有三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:他们让人把自己当做精神病人送进精神病院,精神病院的医生经过检查,三个心理学家都被当做精神病人收治。尽管三个心理学家一再声明“我不是精神病人”,却没有一个医生和护士认可。得到的回答是:“每个精神病人都这么说!”。正常人之所以被当作精神病收治,原因是从三个心理学家进门时,就被贴上了“精神病人”的标签。
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了高高在上,容不得学生的错误和学生对自己权威的挑战,自觉不自觉地给学生贴上了标签:“好孩子”和“坏孩子”。而我们好与坏的标准仅仅是文化课考试分数的高与低,甚至只是孩子不经意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。
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,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只是多种智能中的一小部分,除此之外还有:音乐智能、身体运动智能、视觉空间智能、人际智能、自我认识智能、自然观察智能等。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智能组合,我们怎么能够就凭一个考试分数判断孩子的“好”与“坏”呢?如果我们把每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从我们老师的记忆中抹去,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。我们应该多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哪些方面更聪明,而不是比较哪个孩子更聪明!
很多时候,我们发现孩子犯了错误,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性分析和对待,而是不分青红皂白,大发雷霆,甚至以偏概全,用一个错误否定了一个孩子的全部,给孩子贴上了“坏孩子”的标签。孩子很可能破罐子破摔,老师在无意中造就了一个真正的坏孩子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应该看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,同时指出错误加以批评。要就事论事,千万不要就事论人!
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,无意中发现老师把考试的试卷放到了办公室的某个地方,他突发奇想:如果我把试卷偷偷拿来,不就能得高分了吗。于是,晚上放学后他偷偷从窗户溜进了办公室,刚要拿试卷,突然听到了门外老师的脚步声。他吓得赶紧藏到了老师的办公桌下,他心想,老师可千万别开灯,正想着,办公室的灯亮了,他紧张到了极点。老师说:“我看到你了,你出来吧。”他小心地站起来,背对老师,心想这下全完了。老师没有让他转过身来,而是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询问并批评了他,最后说:“我先走了,你走的时候关好门窗和电灯。”老师的脚步声渐渐远了,他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。他对老师非常感激,从此发奋努力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。
老师们,如果你面对如此情形,你会怎么办?你会造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一个小偷呢?
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,换一个角度看学生,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。慢慢地,你也会变成每个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老师!